花蓮小旅行
海
住在島西邊,總對東邊的海洋有種特別的情懷。應該說是種刻板印象:在西邊被工作壓得無力的人們,於難得的假期前往花東,在海邊走著坐著,騎機車或踩著單車。東海岸彷彿有種魔法,在他們凝視海洋的某個神奇時刻,從西邊乘著火車一起來的那些抑鬱寡歡便消逝淡薄了。
某種程度上,我便是帶著這樣的情懷,來花蓮尋找神奇時刻。
據說,在花蓮的海邊,倘若有那麼一個人看著海洋若有所思,他肯定不是花蓮人。海是這裡的人的生活,不是在拍電影。海邊民宿的老闆娘說:我們家的後院可以直接踩到海,龍蝦大出的時節,漁人便在那裡撿龍蝦。

§ 七星潭。
七星潭是尋找神奇時刻的第一站,也是最為人所知的景點吧?這裡的海灘是礫石灘,很容易便能找到有著美麗色澤與紋理的石頭。沿著海岸揀拾,本來想好這個紅的給S,這個白黑的給D…但想想收到這種禮物,就像是某個廣告小孩子以「不同地方的空氣」當作業,收到的人恐怕不知道如何是好吧?(該丟掉嗎?會不會只剩下城市的廢氣?)我和大瑄最後各留了一顆大小適中的石子,掂在手裡的分量,恰好夠做紀念。
來到七星潭時天氣陰陰的,大瑄說天氣好時更美。海灣的近海與較遠處被切成深淺兩色,晴朗的天氣下,天空與海肯定擁有更多不同層次的藍。

§ 牛山。
自七星潭沿著長長的海岸線往南,牛山,第一次看到這名字是在劉克襄寫的旅遊書上。書上形容牛山是最好的地圖也未正確標記的山,而牛山呼庭是阿美族藝術家充滿理想的園區。
園內主要是許多用漂流木做為素材的創作,以及步道、秋千、鈴鐺等讓人拍照取景的元素,像是在海邊的縮小版薰衣草森林。漂流木經過藝術家的整理,突然有了生命的力量,那豹(是豹吧)彷彿下一秒就要撲來。
然而,每次看到敲了會實現願望的鐘、或是掛滿心願木牌的樹,也許是過了年歲,總覺得他們頻繁出現到有點庸俗,像是好萊塢愛情片的某種固定喬段。我們愛看,但最喜歡的還是園內小小山丘,山丘的彼端的藍色海洋。
太魯閣峽谷

§ 燕子口。
燕子口是太魯閣峽谷的其中一段,我們這個年紀的人,都曾在「國語課本」上讀過。燕子口的特殊地形是「壺穴」,因河流及地下水侵蝕而成,過去有許多燕子棲息其中得名。

燕子口現在實行人車分道,可以很閒適地走走看看。沿路上大理石的層次、色澤,甚至中橫對抗自然的斧鑿,都很壯麗。

§ 錐麓大斷崖
在燕子口步道最後是錐麓大斷崖,高數百公尺的山壁,感覺緊緊壓在我身上,要用力抬頭才看得到最高點,勉強從山後頭露出的天空得到一點點空氣。山壁的巨大,不禁讓人暈眩。從網路上的地圖來看,斷崖的另一頭(也是斷崖)就是錐麓古道,寬度勉強讓兩人欠身而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