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8月10日 星期三

速食社會

  最近在看一本書,書名就叫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,雖然翻譯得不好,感觸倒很深。這本書一開始提出把書讀得更深入的技巧,後半部分說明如何把這些技巧應用在各類書籍上。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走馬看花地讀,看完沒幾天就連書的內容都記不太得,更不用提有學習到什麼了。對,這本書的重點在如何深入的閱讀進而成長。

  在blogger的自我介紹中,有一格『喜歡的電影』,一格『喜歡的書』,一格『喜歡的音樂』。在五分鐘之前,我面對著這三格發呆。在資訊流動這麼快的社會,比起以前的人我看了更多的電影、更多的書,聽過更多的音樂。但諷剌的是,這些資訊真的只是流過而已。要填『喜歡的電影』,我甚至連一部電影的名字都想不出來。是不是一切都因為太快了而變得不深刻?事物的價值是不是因為出現得太迅速而變低?

  有形的物品的確是這樣。工業革命之後,機器取代人力,以更短的時間做出更多甚至品質更好的產品,於是各種本來是奢侈品的得以廉價出現,人們的生活進步了,社會也就進步了。歐陸百年銳於千載的發展,被認為是一個國家成長的必然模式。『數大就是美』,詩人也不禁發出喟嘆。

  但在有形的物品之外,『理念』也得已以廣播、電視、電影、音樂等各種形式快速流通而且有商品化的現象。譬如說浪漫這個理念,被包裝成一年三度或更多的情人節,如果情人們不在這幾天花點錢,做一些『浪漫的事』,就一點也不浪漫。但是地表上的情侶們集中在一年的幾天,以近乎複製的手法做一些相似或相同的事情,這樣就可以被稱作浪漫?可笑!當理念得以快速傳播了,增加的不是真正了解這個理念的人,而是只了解一部分就以為自己懂得全部的人。聽著收音機放的音樂,很多人可以如數家珍地分出這是節奏藍調、這是搖滾,但是有多少人真的了解他琅琅上口的辭彙背後的靈魂?

  在速食社會裡,資訊以原始粗糙的樣貌,藉由高科技的資訊網路快速地流動著。若不能在紛雜的資訊裡找到值得學習的部分,若有幸遇見值得學習的部分時卻不深刻地學習,我們只是沒有內容的穀。

2005年8月8日 星期一

性格形態學

 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以性格形態學(Enneagram)為基礎來分析自己性格的測驗。簡單說來,性格形態學把人格分成九個典型,彼此之間獨立又互有關連,這九種典型分別是:①改革型②付出型③成就型④自我型⑤思考型⑥忠誠型⑦活躍型⑧挑戰型⑨平和型。顯然的,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九種性格的人,應該說每個人在這九個典型都有程度不一的分佈,組合出多樣的性格。大多數的人都會有一兩個比較突出的型態,而這些型態會主導一個人的心態行為。

  做完三十六題的測驗,我在這九個典型中的得分分別是:①2分②5分③2分④4分⑤1分⑥4分⑦5分⑧0分⑨7分。每種典型的最高分都是8分,也就是說,我的性格主要是第九型平和型

  在『平和型』的詳述中,開宗明義的寫了:

  “We live very close together.
   So, our prime purpose in this life is to help others.
   And if you can't help them, at least don't hurt them.”

  這個平和者的主要原則。讓我想起比較小的時候,無論是國小還是國中,班上總是有被排擠的人。我也的確像這句話一樣說的,也許我幫不了他們,但我至少不去傷害他們。我不曾排擠過班上的任何一個人。有時候我討厭一個人,也不會表現在行為上,因為我覺得不論對我或是對他都是一種傷害。

  這九種人格又可以依不同方式分類。例如以人的深層動機來分,③⑥⑨三型是認同,特點是:『追求得到認同, 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別人肯定』。又從表面型態來看,第九型是抽離,特點是『以抽離自己來達到目的,偏向內向,含蓄』。光看這兩個分類,就覺得說到心坎中。認同感的確是我一直以來渴望得到的,在以前或最近的文章中,我也用了時常提到這個辭彙。內向、含蓄就不必說了,根本就是我的代名詞。我在②⑥⑦三項中也得到了較高的分數,這三項的表面型態是『靠近』,特色是友善、溫和,也說明了我另一面的性格吧。

  再回過頭看看一開始的圖,有一個箭頭由⑨指向③,表示這是⑨的安定方位,也就是說,第九型的人在安穩時會出現第三型的正面特質。同樣的,⑥到⑥是個逆向的箭頭,也就表示⑥是⑨的受壓方位,第九型的人在受壓時會出現第六型的負面特質。⑨兩旁的①和⑧則稱為『側翼』。我對性格形態學的了解僅止該網站,不敢寫太多以免見笑於人。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去網站看看。

  性格形態學除了解自己的性格之外,在積極面的還要能克服性格的弱點。最要不得的是用測驗的結果來當作藉口,認為自己天性如此,沒辦法做出與理論相悖的事。我想性格形態論給了我一個方向。

2005年8月1日 星期一

(失聰前)我想做的事

  有一首歌叫『(失明前)我想做的47件事』,是陳綺貞唱的,幾米音樂劇的原聲帶。歌詞很有趣,就寫了47件想得到、想不到的事。於是我東施效顰地想寫篇『(失聰前)我想做的事』。我沒有作詞者的才情,想不出那麼多,好幾天了也只寫了十件事。

  我想聽聽早晨鳥的歌唱 我會記得午後大雨滴答落下
  捷運關門前的警示聲響 寫字時 筆與紙的摩擦
  飲料喝完後冰塊的低嗚 還有 木頭地板說的古老願望

  我要打電話給喜歡的人 靜靜地聽他說話
  聽他的電話裡聲音和平常有什麼不一樣

  震破天空的煙火 夜晚媽媽輕輕說的童話
  不會忘記哭泣時我的哽咽 難過是為了變得更堅強